第十章 :初尝断肠草(2 / 3)

经过这次惊险的经历,炎帝更加坚定了发明琴瑟、创作歌舞的决心。他决定回到部落,带领大家一起探索音乐的奥秘。

回到部落,炎帝立刻召集了部落里最聪明的一群人,组成了“音乐创作天团”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该从哪里开始。

“炎帝老大,咱这琴瑟得做成啥样啊?总不能瞎搞吧!”一个瘦高个问道。

炎帝皱着眉头,思考了一会儿,说道:“咱们得先制定一些规则,就像那个伶伦一样。音乐不能乱弹,得有一定的音律规则,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。”

众人纷纷点头,觉得炎帝说得有道理。于是,大家开始尝试制定简单的音律规则。可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大家争论不休,差点打了起来。

“哎呀呀,我说你这调调不对,得高点儿!”

“你懂啥?就得这么低才好听!”

就在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,一个声音突然响起。

“都别吵了!听我说!”众人回头一看,原来是部落里的智者老张。老张平时就很有威望,大家立刻安静了下来。

老张清了清嗓子,说道:“你们啊,都别争了。音乐这东西,没有绝对的对错。咱们可以多尝试,找到最适合咱们部落的音律规则。”

炎帝听了老张的话,觉得很有道理。于是,他让大家先放下争论,开始动手尝试制作琴瑟。

可这制作琴瑟的过程,那真是困难重重啊。首先,这材料就不好找。他们找遍了周围的山林,也没找到合适的木材。有的木头太硬,根本没法加工;有的木头又太软,一弹就断。炎帝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,嘴里嘟囔着:“这可咋整啊?难道本炎帝的音乐大业要夭折在这材料上?”

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些还算合适的木材,可这制作工艺又成了大问题。他们没有合适的工具,只能用石头和骨头一点一点地打磨。那速度,简直比蜗牛还慢。而且,做出来的琴瑟声音总是不对,要么太刺耳,要么没声音。

“哎呀妈呀,这啥玩意儿啊?跟杀鸡似的!”阿毛捂着耳朵,夸张地叫道。

众人也纷纷摇头,表示不满意。炎帝却没有气馁,他鼓励大家继续改进。

就在大家埋头苦干的时候,一个令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。部落里有一位擅长弹琴的人,他的琴艺虽然高超,但却一直没有遇到能够真正理解他音乐的人。这天,他在山林中独自弹琴,恰好被路过的一位智者听到。智者被他的琴音所吸引,静静地坐在一旁聆听。

弹完琴后,智者走上前去,与弹琴者交流。两人相谈甚欢,发现彼此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非常相似。从此,他们成为了挚友,经常一起探讨音乐。

这个故事在部落中流传开来,让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音乐的魅力和知音的珍贵,也激发了更多人对于音乐的热爱和追求。

炎帝得知这个消息后,非常高兴。他决定邀请这位弹琴高手加入“音乐创作天团”。弹琴高手欣然应允,为大家带来了许多新的灵感。

随着音乐创作的不断推进,部落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音乐比赛,邀请了各地的音乐高手前来参加。比赛现场热闹非凡,人们都期待着能看到一场精彩的音乐盛宴。

其中有一个人,他的听力非常敏锐,能够分辨出极其细微的音高差异。这个人自比为师旷,师旷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音乐家,他的听力超群,能够听出音乐中的细微变化。

在比赛中,这个人凭借着他的敏锐听力,指出了其他参赛者在演奏中的一些微小瑕疵,让大家对他的音乐素养和听力能力惊叹不已。炎帝对这个人也非常欣赏,邀请他加入到自己的音乐创作团队中,共同探索音乐的奥秘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部落的音乐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。然而,就在大家沉浸在音乐的喜悦中时,一个小插曲发生了。

有一个人,他看到大家都在学习演奏乐器,也想加入其中,但他其实并没有真正的音乐天赋和技能。于是,他混进了一个乐队中,假装自己会演奏。每次乐队演奏时,他都装作很认真的样子,但其实只是在滥竽充数。

然而,在一次重要的演出中,乐队的指挥要求每个人单独演奏一段,这个人的真实水平终于暴露了出来。大家哄堂大笑,这个人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
这个故事成为了部落中的一个笑话,也让人们明白了学习音乐需要真正的热爱和努力,不能只是为了虚荣和名利。

炎帝并没有因为这个小插曲而气馁,他继续带领大家创作音乐。终于,一首美妙的乐曲诞生了。这首乐曲的旋律和节奏都非常独特,需要很高的音乐素养才能理解和欣赏。

当炎帝在部落中演奏这首乐曲时,很多人都听不懂,觉得这首乐曲太过深奥和晦涩。但是,炎帝并没有放弃,他相信总会有人能够理解和欣赏这首乐曲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,终于有一些音乐造诣很高的人开始关注这首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