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城依水而筑,良田围绕城外而建,遇层峦叠嶂始止。初春三月,气候怡人,有不少农田已经被佃户开垦,预备育苗。关城的此时,少农具都未来得及收,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,只最当紧的耕牛被拴在棚户中略微隐藏。 一路上不见流民,大约都被程谭收容城中了。 日暮愈沉,走了约一个时辰,谢安才赶到文茵提到的河边。掬一把水饮用,马也休整过,才重新上马,顺着河岸两旁的路,继续往前疾驰,心中烦郁不止。 若是男子被扔在城外,最多被抓壮丁充作奴婢,好男色的极少,起码能保个人身安全;女子行于乱世无人帮衬,被强掳充作奴仆是小事,若是他赶不及,她…… 诚然,他不觉得清白二字有多重要,所谓婚姻之事,举案齐眉,看的是过门的从今往后。但世上有的是没了清白便寻死觅活的女郎,他虽不觉得她也会如此,但…… 怎么每一次,他都是如此,慢她一步? 该说了,无论如何也得说了。见到的时候就说吧。尽管此时陈情非他所愿,但这样,不管她遭遇了什么,要做出什么选择,都得把他考虑在内。 就算她总爱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想,也多一种选择,不是么。 小路入山林,近有竹林青草,远处高山森柏,将日头越发早地遮暗了。 谢安快马疾驰而入,无暇留心路旁会不会有线索。 城外能够得到的援助,有这么几种:刘姝所在之处,是一位女神医的住处,就算神医不在,满室药草该够他应急,起码性命无虞;原本该有值夜未归的小队九人,清晨第一次派出的小队九人,出城前再次派出的小队九人……他们巡逻路线在官道,从山林出去直奔宜城,有几率遇到。 可城外遇到的危险,会是什么? 城中百姓听到应急声音,早早回了城。此时会在宜城外行动的,要么是宜城派出的驻军,要么是襄阳或荆州方面秘密行动的人。从北方逃难而来的流民,只要靠近宜城都被程谭收容。 流民中会混有北国奸细么?以都尉王治的谨慎,就算有,大约也应付得来吧。 去年初冬北伐失利,贬过一批朝臣,朝中暂时无人可用,就先停了进度,故而最近也无军报消息可供参考。北方现今情况,按照周游说的见闻,以布为货币换取其他物品……说明什么呢? 以百姓普遍穿着的麻衣计,北方苎麻一年在五月十月收两次。现在若是纺织,纺的该是去年十月收获的麻;麻纺织成一匹布,熟练绣娘三日即成;周游每年九月北上贩售丝绸,在去年没有旱情的前提下,怎么唯独布紧俏成这样? 无人种田所以没有麻,无人纺织所以没有布,或是单纯的布不够用。 起码不够平民百姓之用,才会以物易物,换一片两片贴补。 北方不该无人种田,毕竟兵役再严苛,也得给户头留下起码一个男丁耕作;不该无人织布,毕竟女子不服兵役,除却丫丫孩童,下到未婚女子上至白发老妪,大多能织布,那么就剩下……布不够用。 什么情况下,布会不够用? 劳作产物,不在平民手中,就在朝堂之上。 按例来说,田间上交的税赋,除却粮食,便是布匹,盐铁私营除非皇亲国戚是没机会碰的。而税赋汇入朝中,便会成为朝臣俸禄,再按月下赐。 北方税赋再如何严苛,也不至于从小民手中全都拿走。 供给不变,而需求大量增加,以至于生产都赶不及…… 刚进山谷,前方隐约可见暖黄烛光。 谢安用力将缰绳向后一紧,马蹄渐渐迟缓下来,调马隐入山林将影子藏在草丛。 月牙照在深林之中,给放在走过的来路笼上一层薄雾。 谢安寻一处灌木将马藏起,又用马鞍绑带系起三支箭,接着返回路边,于阴影处趴在地上,听得附近并无马蹄声震动,这才起身,张弓搭箭,悄悄用树林隐没身形,用谷风将踩踏草丛之声遮盖,屏声静气,徐徐朝着火光靠近。 比起敌人,夜里可能出没的野兽都不算什么,手中蓄势待发勉强有些底气,心头隐约推敲出的答案更令他心惊。 布不够用,是因为出现了一件需要大量用布的事情。而需要如此多布的事情,在如今年头,基本就等于是…… 征兵,做军服。 按照丁二提供的线索,事情很可能是,信使发现战争苗头,上报半路被人截杀。 三人一队,死了七个人,就是灭了两个队,本应剩下的另两个人…… 截杀的追兵,可能通过那些士兵得到南境地图、干粮,那么他,或者他们…… 走了么? <